社區知識報 Community Knowledge
17
Nov.2020
樟湖社區藍染之型染發想與設計課程

 

隱藏山林中的馬藍聖地

雲霧繚繞、陰涼潮濕、具有大片樹陰的樟湖村,是種植馬藍的聖地。社區也積極發展藍染文化、學校教育與辦理社區課程等,也嘗試使用了薯榔、薑黃、小花蔓澤蘭……等植物製成染泥,其中大菁製成的藍靛最為豐富,社區內還會使用了縫染、拔染、綁染、夾染、拓染等各種技巧,完成數十個藍染作品。

 

  

 

樟湖村山林間生長著野生大菁,為社區至藍靛的重要來源。舊樟湖國小經過規劃,轉變為樟湖社區發展協會的駐紮地。

圖片取自於:有間靛 fb粉絲專頁 https://reurl.cc/9XmpOx

 

 

將學生帶入社區實地學習,探討環境的不同所造成工藝製作的變化

經由11/5(四)、11/7(六)、11/8(日),三天時,帶領雲林科技大學學生至樟湖,向樟湖社區的 黃文卿 經理討教藍染技術與製作流程,並以「縫染」技術,為這次上山的主要學習目標。

 

藍染除了藍靛最佳的培養溫度為26度以上,還需要大量的水源浸泡與清洗,以及陽光乾燥的氣候,促使藍劑氧化成藍青色與布陰曬至乾,下一次浸泡藍靛才利於染劑附上於布料上。而山上的氣溫低,環境潮濕,於秋冬之際雨勢頻繁、霧氣繚繞,就不適合從事藍染製作,因此樟湖社區一直以來都於夏天時,採收馬藍、製作藍靛以及染布。馬蘭採收完要進行清洗、發酵才能製成可以染布的藍靛,發酵的菌株會呈現像雲朵般膨脹,發酵佳的菌株膨脹甚大;而於11月份的樟湖,氣溫低較平地區域低,與氣候不穩定,在藍靛的發酵成效下就不如預期,呈現中心部分的局部膨脹。在染布過程中,藍靛的染液一開始呈現綠色,過度翻動水面,會使藍靛接觸到環境中的空氣,逐漸變為藍青色,氧化的青靛呈現藍青色的狀態,染劑就無法附於布料上。

 

而染布時,布料平均的浸泡染劑,不能過於靜置,讓布料沉入藍靛中會造成布料沾染到陶甕下的沉澱物,染完色的布料不僅會不均勻,還會沾染雜質;因此需要雙手持續地梳理布料、擠壓布料,讓染劑確保暈染到布料的每一表面。這個動作看似簡單,卻會因每個人梳理的時間、擠壓的力度,造成布料受染表面程度的不同,使每個人染出的布料藍靛深度不同。

 

 

   

 

 

強調職人手藝與時間累積的經驗技術

藍染看上是很多製作、易上手的工藝,不其然想像中如此,在我們一般在外的染布體驗,省略了數多手續:藍靛與水的比例、藍靛的酸鹼狀態、藍靛的發酵情況、浸泡藍靛的長度、布料的處理、防染的範圍……等等其實製成一條染布擁有眾多步驟。日常學習中,我們會效仿任何比例,我們認為這是最容易上手的方式,而在職人手中比例都被「感覺」所代替,因長時間的實驗、製作,製作場域的環境限制以不值一提,職人能夠透過感覺,可以針對樟湖社區山林中的低氣溫、霧氣環繞的地域中調配適當藍靛的比例。與如何適用藍染技法呈現想要的圖形,這都是需要技術、時間累積才培養出來的成就,染布僅僅一、兩次就完成,需要數十次的重複染布,才能染出理想靛藍色的布料,是個十分耗時、耗體力與經驗的工藝,經由重頭到尾的體驗,才理解市面售的藍染製品為何如以高價。經年累月的技術是短時間內無法學成的,這也凸顯各個工藝保存與職人存在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