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區知識報 Community Knowledge
18
Nov.2020
遊戲帶入社區據點:「友豪人生」體驗街友日常

自2019年起,東海人社計畫嘗試將街友議題透過不同的方式導入社區,包含社會局與社區合辦的節慶活動、街友進入社區協力搭建魚菜共生、社區據點供餐等等。2020年3月起,我們也針對社區據點的長者進行質性訪談,除了想理解在地居民對於街友的想像外,也藉著訪談的過程,向長者們說明東海人社進入社區的緣由,期望這樣的工作角色能夠更被理解,社區端也能以更開放的態度接納。

在訪談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除了小部分的刻板印象(如衛生習慣不佳、隨地坐臥有礙觀瞻等)外,社區們對於街友並非全然抱持負面的感受。也許是在舊城區經常看見街友的形影,對於無家者抱持同情的觀感;再加上許多長輩是藍領階級出身,深能體會街友們從事勞動工作的艱苦,因而又多了另一層的同理心。

理解社區居民對於該議題並不是完全排斥後,在某次與計畫夥伴李晏佐及林裔心討論時,靈機一動想到或許我們可以將實境遊戲帶入社區據點,嘗試讓長者「玩」看看,做一些不一樣的擾動。這不僅緊扣著故事組「以遊戲做為創生」的社會創新方法論,同時也吻合我們想透過多元方式以達到某種社會溝通,甚至是建立友善城市的目標。暑假尾聲,我們便將博後李晏佐在108學年下學期開設「遊戲與社會」的課程中,由社會系學生林匯恩、許芳慈等人所設計的一套街友實境遊戲,經由與學生討論、再次修改之後,讓這群60歲到90歲的社區長者體驗,期望能得到不同的反饋。

圖:學生將自己設計的街友實境遊戲帶進社區據點,和長者們互動,為嚴肅的社會議題創造多元的溝通管道。

換個角度,體驗街友的生活日常
8月24日一早,夥伴們抵達社區教室後,開始準備道具、分配角色吊牌。幾位長者好奇地詢問:「今天要幹嘛?怎麼那麼多年輕朋友來?」我們帶著神祕的微笑表示要和大家一起玩遊戲。分組完畢後,由學生林匯恩及許芳慈擔任開場主持的工作。

首先,請長者寫下曾經遭受謾罵的三個形容詞。有些長者很快提筆寫下老太婆、不識字、動作慢、沒耐心等長者經常受到的罵名;有些長者則呆坐在位置上。我們原以為是書寫上遇到困難,詢問之後才曉得原來有些長輩對於這類不好的記憶是選擇遺忘,或是不願讓其他人知道的。

在半推半就下,長者帶著滿腹疑問寫上負面詞彙。接著主持人要求大家將各自所寫的這些罵名貼上紙板,並掛在自己身上,雖然長者意願不是那麼高,但也一一配合。在大家配戴完畢後,主持人這才宣布今天所要體驗的遊戲為以街友阿豪作為主角的「友豪人生」。